6月16日,在綜合樓1503圓滿召開本學期最後一期大家經典讀書會,bevictor伟德官网政治經濟學專業16級碩士研究生梁雪作為主持人主持本場讀書會,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龔曉莺教授緻辭,由優秀青年教師李春敏副教授帶領青年學子共同研讀《共産黨宣言》,參與本次讀書會的同學不僅覆蓋bevictor伟德官网三個不同年級的研究生,并吸引了其他學院同學的積極參與。
李春敏副教授表示,《共産黨宣言》是一個常讀常新的經典文本,不同的閱讀主體對它的不同解讀開辟了對這一文本進行理論闡釋的各種可能性。比如:在大衛•哈維的探讨中,《宣言》關涉資本的空間拓展問題,哈維敏銳地捕捉到了《宣言》中所呈現的“資本積累的地理學”,并認為資本的空間策略及空間修複等問題值得我們認真關注,在此基礎上,哈維從空間維度對馬克思的思想體系進行了新的闡釋,這也恰恰是我們現在仍需重拾經典的原因所在。
第一個發言的是來自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16級碩士周敏。她以梳理文本的方式為大家呈現了《宣言》的基本概況,起到了很好的現場熱身與情景代入效果。周敏同學開篇為大家介紹了《宣言》的寫作背景、曆史地位以及在歐洲與中國的影響力,其次,她以梗概式的宏觀描述為大家展開《宣言》每個章節的内容,呼籲大家從《宣言》中汲取理論的養料。
李春敏老師表示周敏同學聚焦文本展開讨論,這很好,她特别指出《宣言》1872德文序言的出彩之處:“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所說的,随時随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并不糾結“誰生出了第一個人和整個自然界”的問題,“随時随地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在這裡是作為一種方法論意義上的唯物主義原則加以呈現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如實地反映現實”的基本立場,“現實”是恒常變化的,作為對“現實”進行“複寫、攝影和反映”的意識系統也非僵化、固步自封的,學界諸多學者引用和闡發過這段話,并不因為其來自序言而折損它的光彩,然而,使思想如流水般能動地反映現實決非易事。
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16級碩士生徐歎的發言圍繞《宣言》對共産主義本質的界定,串聯起包括《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态》和《資本論》在内經典原著的相關論述,并追問:應以一些具體特征着手來理解共産主義?還是該以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終極價值和最高目标來理解共産主義?
李春敏老師指出徐歎同學的關鍵詞:共産主義、私有财産、人的異化及自我揚棄,指出徐歎同學對經典文本的理解和引用是很到位的。馬克思認為在異化勞動的條件下,人與人的本質是割裂的,“異化”範疇來源于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是“絕對精神”的外化,馬克思視野中的“異化”是人的物質生産和精神生産及其産品變成統治人的異己的力量,人的能動性在這種異己活動中喪失了,異化的揚棄意味着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之路的開辟。李春敏老師表示,思想體系的建構不是空穴來風,它得之于建立在廣泛閱讀基礎上的長期的學術訓練和艱深思考,就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而言,我們的專業素養來源于對經典文體的反複研讀,并能将其内化為一種思想方法和理論範式,一個心中有方法和範式的人,更能理性地審視自身與外在世界的關系,能真誠地面對某一學說并獲取理論自信的汩汩源泉。李老師指出,馬克思不可能預測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到達今日之境地,以此作類比來回應徐歎的問題,她強調未來的事情應交給未來的實踐,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産主義的探讨主要立足于這一理想社會形态的總體特征,而避免作具體詳盡的細節描繪。馬克思不是以情感主義和道德主義的視角來看待曆史的,在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中,生産力始終是主導力量,但馬克思同時強調,生産力所創造的物的豐富性應當回歸于人本身,資本主義文明的有限性恰恰在于“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貶值”的矛盾。
第三位發言的同學來自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16級碩士孫夢雅,她首先分享了她對共産主義的“幽靈”的理解,針對“至今為止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争的曆史”這一論斷她提出疑問:将共産主義之前一切社會形态都歸結為階級鬥争的曆史是否妥當?孫夢雅指出,對資産階級的評價馬克思是很辯證的,馬克思承認資産階級的曆史進步性,但階級鬥争擴大化的陰霾曾經使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這個意義上,階級鬥争不應被濫用。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李春敏老師推薦大家閱讀以時代口吻叙事的伊格爾頓的《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對有些人關于馬克思隻是低俗階級論者的質疑,伊格爾頓指出,“階級之于馬克思猶于德行之于亞裡士多德”,“階級”是馬克思思想體系的重要範疇,馬克思的階級範疇并不神秘,它是在曆史發展的不同階段,由生産力發展的特定水平所決定和制約的、人們在生産關系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地位不同造就了你是資本家、融資者、小商人,還是雇傭勞動力、産業工人,造就了你同生産資料的特定關系模式以及你所能支配的社會财富的方式及多寡,造就了不同人迥然不同的生存境遇。馬克思的階級理論沒有過時,而且作為一種理論視角廣泛滲透于時下諸多問題的探讨中,如:階層流動、階層固化,包括全球化理論,全球化似乎給了我們一種全民狂歡的假象,但全球化本身是地緣政治的産物,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始終存在着強勢話語和弱勢話語的對峙,全球化進程的階級意蘊是當今我們理解全球化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最後一位發言人來自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15級碩士研究生王茜。王茜同學以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為主題分享了對《宣言》的理解,她批判那種從勞動中汲取快樂有悖于人的自然欲望,确切地說,是從利己主義和人性自私的視角來消解共産主義的可能性的觀點,直指“共産黨不屑于隐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隻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堅定對共産主義理想與信念。
李老師從廣義的烏托邦視角來理解共産主義,指出人類是不能沒有烏托邦的,烏托邦之光亦是人類的理性之光,她以自己的一篇論文《烏托邦與“希望的空間”》為例,從空間烏托邦的角度分享了她對共産主義這一理想社會形态的理解,李老師指出:共産主義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不但不是可有可無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共産主義始終是一條通往未來的路,是人自身的全面解放,勞動成為人的第一精神需求,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真正和諧的實現,作為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共産主義足夠照亮我們的現實世界。
本學期最後一次大家經典讀書會在具有标志劃時代意義的《共産黨宣言》分享與解讀中落幕,更多深刻感悟分享,我們約定秋季,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