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綠色GDP核算蓄勢待發——訪bevictor伟德官网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

.

    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工作,這項綠色GDP核算的改革内容是什麼,将帶來哪些變化?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日前采訪了負責這項工作的bevictor伟德官网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

  記者:浙江省積極開展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工作的背景是什麼?

  杜歡政: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意見》發布,其中很重要的一塊内容就是推動制度建設,其中包括資源産出率的核算。過去30年發展主要靠資源、人口和環境,靠GDP這個核心指标引領經濟發展,但是随着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的壓力加大,人口紅利的減少,GDP引領的考核指标亟需改變,國家初步提出要靠資源産出率輔佐、慢慢取代GDP的考核指标。
  
2005年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對資源産出率進行試點,但由于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方方,很多省份都在觀望,這項工作在國家層面暫時擱置下來。浙江省對這項改革态度比較積極。20146月,永康市統計局率先與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浙江财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成立項目課題組,開展資源産出率的試點研究。

  記者:永康市是首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創建地區之一,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創建,在資源産出率課題研究、循環型産業培育、低碳社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請您具體介紹一下。

  杜歡政:從曆史淵源看,永康五金曆史源遠流長,素有黃帝在永康鑄鼎的傳說以及春秋鑄劍、漢造驽機、唐鑄銅铳、宋采銅礦、清制槍管的傳統技藝,被稱“百工之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是永康五金匠人走南闖北、走街串巷的真實寫照;“補鍋補銅壺、打銅修鎖”是資源循環利用方式在五金傳統技藝的典型縮影。從資源現狀看,永康市是典型的資源小縣,全部工業生産原材料、天然氣、煤炭、
成品油以及90%以上的電力都要靠外地調入,人均耕地面積為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的48%,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全國人均水平的63%,加上近50多萬外來人口,資源、能源、環境容量更是緊張。
  從現實發展看,永康是經濟大縣,經濟增長對于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改革開放後,永康工業經濟實現了第一次騰飛,到目前已經形成了“強項在工業,特色在五金,優勢在民營,活力在市場,後勁在科技、發展靠循環”的發展格局,2014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51億元,工業總産值突破1200億元,地方财政收入為38.8億元。永康是資源匮乏的經濟大縣,憑借着資源高效利用的傳統理念和五金匠人的精明勤奮實現了工業的崛起,而現實的資源環境要素的緊約束和多年的循環經濟與産業融合探索成為了該市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的現實基礎。
  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是永康市委市政府“全面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建設‘兩美’永康”的重要抓手。永康市通過示範創建達到三方面目的,一是形成經濟轉型升級的制度供給。近年來,立足循環經濟發展,該市先後打出了科技創新引領、環境整治倒逼、“四換三名”推動、新型城鎮化撬動、“四破攻堅”和“三改一拆”拉動等一整套組合拳,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如“機器換人”行動中。永康市浩天公司先後投入上億元引進智能機器人多項高端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員工人數從848人減少到654人,人均産值由原來41.51萬元提升到92.6萬元。能誠集團432米高的廠房,每層均可擺放重型設備,10023米長的貨車可同時在大樓内裝貨,實現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下一步,該市要做的就是要把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完善,并形成能管長遠發展的舉措制度化。二是構建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效模式。永康在多年的循環經濟發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兩條明顯的再生資源循環體系:一個是完善中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永康現有專業廢舊物資集散市場4個、回收站點98個,從業人員2萬多人,年回收利廢量達200多萬噸),已形成“城市礦産-五金制造-廢舊金屬回收-再生金屬”循環型産業鍊。
  另一個是構建了“回收體系-原料基地-生産利用-專業市場-社會消費-回收體系”的全社會大循環模式。但是這個還不夠,根據2014年,該市市委農辦、城管執法局、團委、婦聯及各鎮(街道、區)的探索經驗總結,全市将建立全市性的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體系,包括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建築垃圾等廢棄物的回收、分類、處理整個産業鍊相關制度和配套項目的建設。
  “十三五”期間,利用“收集-分類-資源化利用”的科學高效循環化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各類廢棄物處理僅靠焚燒、填埋的單一簡單低效處理模式。三是形成生态文明建設的社會風尚。去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意見》,着重指出要堅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為重要支撐,這與該市一年多來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創建工作的體會是非常切合的,要做好示範創建工作,将循環經濟理念深植于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中,這是衡量該市循環經濟工作成效的關鍵點之一。以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創建為契機,将生态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啟動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宣傳教育,通過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努力實現生活方式的綠色化。

  記者:聽說《永康市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課題是20146月開展,該課題現已通過論證。經過一年來的研究與開發,請問,您認為課題形成了哪些研究成果?

  杜歡政:自20146月課題開展以來,按照工作部署,從人員組建、理論研究、調查摸底、組織研讨、平台建設、方案試點、業務培訓等,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有效推進。20151月對全市60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200多家規下樣本工業企業以及建築業企業進行業務培訓,企業通過網絡直接報送調查數據。經過4個多月的試運行,基本具備常态化資源産出率核算分析能力。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永康市2014年資源産出率統計數據為:
  2014年資源産出率為5073.3/噸;2014年水資源産出率為1861.8/噸;2014年土地資源産出率為22951萬元/平方千米;從主要物質資源消耗的結構分析,鐵、銅、鋁三大金屬資源消費量合計占RMC的比重超過80%,分别為41%26%15%;能源占11%,石灰石占5%,其他資源占比2%
  通過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課題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能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對資源産出率調查取得的大量原始數據,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分類、彙總,分析各數據間的内在聯系和動态變化,可以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為領導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二是有助于優化産業鍊的資源消費。對測算區域内直接物質投入、區域物質消費等指标核算,從主要物質資源消耗的結構可分析出産業鍊的物質流向、資源消費趨勢、以及資源消費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引導優化産業鍊的資源消費。
  三是完善縱向到底的調查網絡體系。建立縣域層面的資源産出率核算體系,為建立國家、省級層面縱向到底的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和考核評價體系提供基礎性依據。
  四是對縣域層面統計核算産生示範效應。可以分析區域行業特色産業的資源産出率,可進行動态縱向對比,以提高區域資源産出率路徑提供定量支持,為政府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支撐依據,同時在全國縣域層面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體系研究中産生示範效應。

  記者:永康市縣域層面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有何特色?對循環經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何意義?

  杜歡政:目前,我國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資源循環利用産業成為戰略性
新興産業,國務院領導也曾多次要求建立“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循環經濟指标體系。制定一個量化、直觀、綜合性的指标十分重要和迫切。
  永康在研究過程中借鑒了歐盟統計局的物質流分析方法,參考國家統計局試點方案,采納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資源産出率核算的統計口徑,着力完善縣域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方法,健全循環經濟統計報表制度,構建了企業數據網絡直報平台、數據管理雲平台,建立了分行業各物質資源生産、消費、調入調出等完整的數據資料庫,為科學評價區域産業鍊的循環經濟發展成效提供了依據,在研究方法上做到有章可循,在統計制度上做到有法可依,在數據資料上做到了有據可查。該課題接地氣,貼實際,為全國縣域層面推廣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提供可複制的模式。具體表現三方面特色:
  一是數據采集橫向到邊。永康市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體系研究工作,數據直接來源于企業基層數據,借助于網絡信息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基礎紮實,通過産業鍊各企業資源投入與産出數據的彙集,形成循環經濟統計大數據庫,可對産業鍊各類資源的輸入總量、輸出總量、消費總量等指标進行橫向系統分析物質流向。
  二是指标設計縱向到底。從永康市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體系中可了解到,指标設計不僅能反映産業鍊之間橫向物質流,同時也反映縱向物質流,調查表中所顯示數據從縣市内、縣外省内到省外等縱向到底全覆蓋。調查數據經分級彙總,既可計算縣域資源産出率,又可核算地區級、省級乃國家級資源産出率。為建立國家、省級、縣(市)縱向到底的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和考核評價體系提供基礎性依據。


  記者:永康市資源産出率統計核算體系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統計局的認可,該方法可以在全國複制嗎?全國推行這項綠色GDP的考核有無可能?

  杜歡政:這項研究成果來源于實踐,可操作性強,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為全國縣域層面資源産出率研究作出示範效應。歐盟和
日本都普遍采用資源産出率來考核,資源産出率将逐步代替GDP,成為考核中國經濟發展的指标。

相關新聞
Baidu
sogou